12月29日,《深圳特区报》刊发了《深圳着力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新闻,盘点2017年,深圳着力扩大优质学位,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基础教育
1、今年是基础教育工程的收官之年,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4所,新增学位约4.7万个。
2、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深圳教育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制定集团化办学的系统扶持政策,促进教育集团优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品牌教育集团。
比如,今年9月,坂田片区迎来了两所名校进驻办学,分别是深圳实验学校新城校区和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国际部。
近年来,我市集团化办学驶入了快车道,在新学年诞生的新学校中,除了深外(龙岗)国际部外,还有深外(龙华)高中部、蛇口育才集团太子湾学校、南实集团园丁学校和荔湾小学、新安集团外国语学校以及龙高集团东兴外国语学校等一批新学校均是出身“名门”,这些教育集团的新成员承载了市民关于优质学位的高期待值。
(二)民办教育
1、民办学位补贴大幅上涨。全市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学生享受的学位补贴大幅增加,小学生每年最高补贴7000元学费、初中生每年最高补贴9000元。
2、截至目前,全市民办中小学校251所,教职工3.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45万人,在校生49.8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6.9万人,高中在校生2.98万人。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均占全市中小学相应比例约36%。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统计,我市近5年共投入民办学校62亿元,惠及教师14万人次和学生108万人次,推动社会力量投入教育近20亿元。
(三)高等教育
1、9月13日,深圳高校迎来又一个新成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迎来首批113名本科新生。作为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选取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以建成世界一流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建校初期学校就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思路,鼓励学生在完成本科后继续研究生深造,更希望培养出科技领域的精英人物、领军人才,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
2、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气势如虹,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签约,共建深圳校区。
3、在加快新建高校的同时,深圳将加大对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优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持政策,先期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争取深圳技术大学去筹正式设立。